“六个必须坚持”的文化内涵_焦点热闻
来源:贵州日报    时间:2023-04-12 11:13:47


【资料图】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

坚持人民至上是民本思想的传承与超越。一切不为人民造福的理论都是没有生命力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吸收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民本思想的积极内容。《尚书·五子之歌》记载:“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荀子认为,“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这些都是中国数千年以来在实践中不断积淀的重民、爱民、惠民、亲民思想。

坚持自信自立是自强不息精神的传承与超越。一个自信的民族必然有自立的骨气。《易传·象传》提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曾告诫道,“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这些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开放包容的民族品格为自信自立的方法论提供了深厚的思想滋养。

坚持守正创新是咸与维新精神的传承与超越。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革故鼎新是传统文化的固有特质和鲜明品格,也是我们民族不懈的价值追求。“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我们的传统文化历来强调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只有应时与势、革故鼎新,深刻把握守正与创新的辩证统一,才能不断推动发展。

坚持问题导向是知行合一思想的传承与超越。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回答并指导解决问题是理论的根本任务。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诸多先哲对知与行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中庸》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王阳明主张“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强调务实重行的实践精神,这与“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的观点高度契合,问题思维已经积淀为民族的智慧和品格。

坚持系统观念是“天人合一”思想的传承与超越。万事万物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以“天人合一”为代表的朴素的系统思维,主张把宇宙、自然、人类社会看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强调“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这些在古代政治、文化、思想等方面得到广泛运用的哲学思想,对我们今天进一步领会坚持系统观念的思想来源和精髓要义有积极作用。

坚持胸怀天下是“天下观”的传承与超越。我们要拓展世界眼光,深刻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作出贡献。“天下观”是中华民族格局、气度、胸襟的体现。在传统文化中,“天下”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更是一种思想观念。从“民胞物与”“协和万邦”到“万国咸宁”“四海一家”,从“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涵养了中华民族所独有的天下情怀和世界担当。

(黄克艳,作者单位:贵州中医药大学)

关键词:

X 关闭

X 关闭